杭师大志愿者队采集湿地淤泥样本进行分析
红布落下,立在临江护塘河岸边的这块“下沙沿江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试验基地”公告牌,在众人的掌声中亮相。上周五,也就是今年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下沙沿江湿地水质监测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活动正式启动。
这个由开发区环保局、城管办、杭州优科豪马轮胎有限公司以及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共同发起的环境保护公益项目,将持续三年对下沙湿地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与监测,并开展生物多样性恢复试验。
“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唤起附近居民环境保护的意识,一起加入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列。”开发区环保局工作人员说。
我们都知道,下沙本是一片滩涂,全靠敢于吃苦的下沙人筑堤围垦、改白地为良田,才有了今天这座副城。
与钱塘江靠得最近的这条临江护塘河,就是当年老一代下沙人围垦时留下的河道。它西起七格渠,东至下沙闸,全长约12.8公里,是开发区内最长的一条河。现在,河道穿越了开发区内的沿江居住区,是附近居民饭后散步、健身的最佳选择。
以沿江护塘河为中心的下沙沿江湿地一带,总面积约5.2平方千米,是沿钱塘江形成的集自然景观、历史文脉与生态人居景观为一体的钱塘江景观带以及绕城公路及两侧绿地形成的生态带。
记者在现场看到,沿江湿地的湖面十分干净,两岸是绿化草坪和树木,河岸边还种着长得茂盛的芦苇,白色、黄褐色但不知名的鸟时而在湖面上掠过。
下沙沿江湿地这一带环境优美,可以说,这里是下沙新城生态建设的一张金名片。但同时,湿地一带的生态也很脆弱,需要采取保护措施,从而提升当地生活环境。
前段时间,开发区环保局、城管办以及杭州优科豪马轮胎有限公司和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合作发起了下沙沿江湿地水质监测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活动,这次活动的目的就是保护好下沙沿江湿地的生态。
“节能环保,是我们公司的企业文化。发起这次生物多样性保护活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都是我们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杭州优科豪马轮胎有限公司环境负责人李强说。
当天上午,两名身穿救生衣、头戴草帽的大学生爬上了一艘小艇。当小艇驶到河道中央时,他们把网兜伸向河水,使劲掏出一团淤泥,倒进桶里。回到岸上后,他们把采集到的淤泥装进透明的采样袋里、密封保存好。
这是大学生首次对湿地底部淤泥进行采样。“我们要通过底部淤泥的样本分析,调查沿江湿地一带的水质和生物,了解生物多样性现状。”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教师邵晓阳说,“要开展生物多样性恢复试验,首先要知道这里有什么。”
在水生态评价方面,邵老师经验丰富。他介绍说,这次的公益项目,主要调查湿地的水质和水生生物在一年四季里的变化情况,为日后的生物多样性恢复试验提供依据。
“具体来说,水质的检测指标主要有总磷、总氮、溶解氧、PH值等;水生生物的检测主要是浮游生物、底栖动物等。”邵老师说,他们计划在每年的1月、4月、7月、11月开展检测,每次测河道的三个断面。
“临江护塘河的水质正在恢复当中,比之前要好很多。河里的水花生、芦苇等沉水植物、挺水植物,能吸取水体中营养物质和重金属,对清洁河水有很大好处。”邵老师说,在了解湿地生物多样性现状后,项目将对症下药,开展生物多样性恢复试验。
据了解,下沙沿江湿地水质监测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活动,将一直持续三年时间。除了开展调查和恢复试验之外,杭州优科豪马轮胎有限公司与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还将开展各类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活动,带动沿江居民一起参与行动。
相关链接:http://qjwb.zjol.com.cn/html/2015-05/25/content_3053855.htm?div=0
地址: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慎园15号楼
邮编:311121
本科招生热线:0571-28865324
研究生招生热线:0571-28861205
学院联系电话:0571-28868882、28865333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慎园15号楼
邮编:311121 电话:0571-28865333
浙ICP备11056902号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技术支持:亿校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