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7日-10日,由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典型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与恢复技术研究”项目组、中国生态学学会种群生态专业委员会和杭州师范大学主办,杭州师范大学承办的“2017年珍稀濒危植物种群保护与恢复研讨会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讨论会”在浙江杭州召开。来自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武汉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等20多个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自然保护区的110多位科技人员参加本次会议。
杭州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利琳教授在研讨会开幕式上致欢迎辞,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臧润国研究员致开幕词。王利琳教授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的参会表示欢迎,他简要地介绍了杭州师范大学的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和生态学学科的建设情况,并对会议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臧润国研究员介绍了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基本情况。中国生态学学会副理事长、种群生态专业委员会主任、杭州师范大学董鸣教授主持开幕式。杭州师范大学科技处处长章鹏飞教授、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周春儿研究员等出席了研讨会。
学术会议第一阶段为主旨报告会。围绕“珍稀濒危植物种群保护与恢复”的前沿和热点问题,大会邀请了臧润国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陈小勇教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李镇清研究员、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李俊清教授、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江明喜研究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邱德有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曾宋君研究员和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李景文教授共8位专家分别从分子、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等多个角度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这些报告既有基础理论研究,也有共性关键技术集成,对珍稀濒危植物种群(尤其是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保护与恢复的理论与技术做了全面的总结。与会专家学者同报告专家进行了热烈讨论。报告结束后,董鸣教授对珍稀濒危植物种群保护与恢复研究的成果和热点问题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做了进一步的展望。
学术会议第二阶段为项目讨论会。聚焦“典型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与恢复技术研究”项目研究进展和现存的问题,项目的6个课题负责单位分别汇报了课题研究内容及考核指标、负责物种基地基本状况、研究工作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工作计划,并详细讨论了课题管理与协调、基地与平台建设及科研成果产出等问题。臧润国研究员对全天的会议议题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并对各课题的工作进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强调各课题的研究工作在秉持以项目任务书指标为原则的基础上,兼顾项目实施中的具体问题,加强交流与协作,突出各自基础优势,凝练科研亮点和创新点。
本次会议是珍稀濒危植物种群与保护生物学领域一次重要的国内学术交流会,为相关科研人员加强该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有效地提升了我校在种群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领域的学术地位和国内影响力。
地址: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慎园15号楼
邮编:311121
本科招生热线:0571-28865324
研究生招生热线:0571-28861205
学院联系电话:0571-28868882、28865333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慎园15号楼
邮编:311121 电话:0571-28865333
浙ICP备11056902号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技术支持:亿校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