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科院志愿者“青春治水”有成效
杭州师范大学“绿之翼”环境保护协会是一支以环境教育宣传、水质及空气质量调研、检测、分析等服务为内容的优秀专业型环保公益社团,成立于2005年,具有悠久的环保公益活动历史和丰富的组织环保活动经验,累计举办环保公益活动累计276场次,活动参与人员近万人,共获得10项国家级荣誉、15项省级荣誉和8项市级荣誉。
“绿之翼”依托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专业、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和环境工程专业,由500多名优秀大学生志愿者组成,成员具有专业的环境基础知识,具备专业的教学能力,拥有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优秀师资指导力量,以及水质、空气采样、检测等专业仪器设备,借助学校环境工程实验室、动物标本室、食品工艺实验室等平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环境教育宣传活动和环境质量检测服务,如“吾水吾共治” 水主题系列、“绿色联动 护水同梦” 趣味实验室、“护水我先行”暑期水质调研活动等水主题相关活动,并于2017年3月成为“在杭高校绿色联盟第九届常务理事长”单位。
今年暑期,“绿之翼”便助力浙江省五水共治督察工作,由张杭君教授、倪雅、吴应珠等专业老师带领前往嘉兴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全程助力治水督察工作。通过现场取集水样并带回实验室进行专业检测后,判定石蔚桥、金家浜、张泾洋港和长纤塘公园这四个地方水质均为劣V类,针对这一情况提出相关改善水质建议,如加强居民生活废水排放的管理,培植、种植水生植物,如水浮莲或者凤眼莲等漂浮植物;清除河道污泥,加强水质交换使水处于活水状态等。
“绿之翼”与余杭区运河街道办事处联合开展了水质调研活动,并从问卷调查和水质监测两方面着手展开。“绿之翼”成员们通过问卷分析了解到,青年居民对于五水共治了解程度较高,但有57%的居民对于五水共治不甚了解;居民对居住环境的水环境满意程度不高,但对参与五水共治有较高热情,有50%的民众同意五水共治要从自己做起,并且知道如何参与;97%的人表示会继续坚持五水共治,即使水体已经达到四类或三类标准,也表示对当前五水共治工作充满信心。通过此次实践活动,使市民们更全面地了解“五水共治”及身边河流的“健康”状况,尽力减少污染源,自觉爱护身边的环境,号召更多人为河流治理出力。通过长子村的长子村河和双条坝河设置10个采样点获取数据评价水体后,将数据分析结果编制成《真心听取民意 脚步丈量水情——杭州市余杭区长子村水质调研报告》,交给余杭区运河街道办事处,为地方开展“五水共治”提供建议,力所能及为地方服务。
此外,“绿之翼”还开展了“五水共治环教教育系列活动”。该活动不仅邀请了杭州日报松果会的10余对家庭来到我院体验趣味实验,还邀请了杭州行知小学蒲公英假日小队、杭州现代实验小学先锋小队、杭州青蓝小学追梦小队和梦琴湾社区的小朋友们,到我院实验楼亲身体验水质监测、显微镜观察、“蓝瓶子”等与水相关的趣味实验,活动受到了小朋友和家长们的一致好评。在全社会参与“五水共治”的大背景下,“绿之翼”借助生科院优秀的指导教师团队和先进的设备与实验平台,不仅培养了中小学生的环保意识,加深了对节约水资源的印象,还进一步锻炼小朋友的动手实践能力。“绿之翼”将不断开展系列环境保护教育活动,扩大辐射范围,服务地方社区、学校以及家庭,为地方环境保护做出更大贡献。
图1 “绿之翼”成员前往余杭区现场采集水样并进行实地检测
图2 “绿之翼”成员在余杭区长子村内对居民进行问卷调查
图3 “绿之翼”成员向小朋友们现场讲解水质检测的知识
图4 小朋友们通过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图5 小朋友们在活动结束后进行了拍照留念
地址: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慎园15号楼
邮编:311121
本科招生热线:0571-28865324
研究生招生热线:0571-28861205
学院联系电话:0571-28868882、28865333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慎园15号楼
邮编:311121 电话:0571-28865333
浙ICP备11056902号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技术支持:亿校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