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环保公益为初心 加深青少年环境教育实践深度
编者按:自2015年浙江环保小卫士俱乐部成立以来,每周一期的“高校实验室探秘之旅”作为最受欢迎的明星活动陪伴环保小卫士们走过了四十多个精彩丰富的周末。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高校作为环境教育活动基地,也成了孩子们追求科学知识和参与环保实践的奇妙乐园。很快,“高校实验室探秘之旅”第六季也即将开启。与此同时,就在刚刚结束的浙江省第二届生态音乐节现场,作为新一季实验室探秘活动的预热,来自五大高校的环境专业老师为环保小卫士家庭带来了“高校实验室探秘之旅——特别版”,近期浙江在线特别推出《高校环境教育专访》系列报道,为您讲述环保公开课背后的故事。
【人物名片】
张杭君:
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浙江省生态学会湿地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美国Rice University土木与环境工程系访问学者。入选杭州师范大学首批优秀中青年教师支持计划项目和杭州市131人才计划项目。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现为教育部学位评估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网评专家,并且为SCI源期刊《Chemosphere》、《Environmental Science & Pollution Research》和《Aquatic Toxicology》等审稿人。
余洁:
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教育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职业指导师。工作期间被选派到杭州市委办公厅信息处、杭州市下城区石桥街道、2016中国杭州G20峰会筹备办公室挂职锻炼,曾获优秀共产党员、浙江省服务G20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担任《形势与政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党校党课等课程教学和研究。
【学校名片】
杭州师范大学:
杭州师范大学坐落于杭州。现有仓前、下沙、玉皇山等多个校区,分列于美丽的西子湖畔、钱塘江边和西溪湿地景区,秉承“勤慎诚恕,博雅精进”的校训精神,长期坚守“人文学堂,艺术校园”的办学特色。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市2017年两会精神,全面打赢“劣Ⅴ类水剿灭战”,杭州师范大学积极响应,组织志愿者投身“剿灭劣Ⅴ类水”专项行动,建立10支专业水质检测志愿服务团,100支河道监督志愿服务团和宣传教育志愿服务团,动员校内3000名师生深入开展生态环保社会实践。
其中,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设环境科学专业、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和环境工程专业,其特色学生社团“绿之翼”环境保护协会在学校的支持和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张杭君教授的指导下,一直以环境教育宣传、水质及空气质量检测服务作为社团特色活动,已经成长为优秀的环保公益社团。
浙江在线杭州10月1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陈婷)在浙江省第二届生态音乐节上,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张杭君、党委副书记余洁受邀参与了首次大型环保互动公开课。主讲老师余洁在现场以大气污染为主题,向环保小卫士们讲述生活中看不见摸不着的“隐形杀手”——大气污染,并邀请环保小卫士上台参与互动,用激光粉尘检测仪测量了不同物体燃烧后产生的大气细颗粒物浓度。
环境理论教学与环保实践如何更好地结合?我们的老师是怎样在实践中探索融合的载体呢?本网记者采访了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张杭君、党委副书记余洁。
以环保协会为载体 成立公益性环保组织
说起浙江省第二届生态音乐节环保公开课中“大气污染”课程设计,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张杭君将功劳归功于“绿之翼”环保协会的团队头脑风暴。
据了解,“绿之翼”环保协会成立于2005年,成立之初曾搜集一万多根一次性筷子,制作成一棵环保树,放在学校食堂里,呼吁来往的同学、老师们不断提高环保意识。目前,“绿之翼”环保协会依托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专业、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和环境工程专业不断开拓趣味环保小实验,由500多名优秀大学生、研究生志愿者组织开展活动,既为协会成员们提供实践环境专业知识的机会,又向社会大众、青少年群体宣传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张杭君接受本网记者采访
以公益为初心,张杭君书记带领的“绿之翼”环保协会在数百次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青少年环境教育经验,为了进一步扩大协会的环境教育功能,环保协会已正式注册为绿之翼环境保护服务中心,以正规的组织管理方式,实现公益初衷。
在采访中,张杭君书记向记者分享了他的青少年环境教育经验:“我也是小学生的家长,感受很深,环境教育是大势所趋,小学教育理念不是局限于在学校里,更多的是希望孩子有很多实践体验机会。”为了提升环保小卫士们环境教育实验的趣味性,张杭君书记从实验安全、科学原理角度,设计出环保小卫士们感兴趣的小实验,这个过程不仅实现了对青少年环境教育的初衷,也是对协会成员们专业知识的巩固。“一对一的环境教育活动中让大学生对环境专业教育知识有更多的兴趣。平时我们的学习是比较枯燥的,但在实践中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比如说对小学生、中学生一起互动那种枯燥感就没有了,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们也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张杭君书记告诉记者。
大气污染知识讲解 环保公开课现场检测生活中的“隐形杀手”
在浙江省第二届生态音乐节大型环保互动公开课上,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余洁是大气污染知识讲解环节的主讲老师。余洁老师不仅为环保小卫士们讲述了大气污染的知识,还邀请环保小卫士上台共同用激光粉尘检测仪测量了二手烟、油烟、蚊香产生烟雾的大气颗粒物浓度,通过实验互动教学,向现场的浙江环保小卫士家庭解开了“雾和霾”的神秘面纱。
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余洁在环保公开课上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余洁老师过去主修教育专业(师范),对于青少年课堂一点儿都不陌生。同时,余洁老师还曾担任过下城区康家河“二级河长”,参与河道巡查、清淤等工作,对宣传于环境保护的迫切性深有体会。因此,环保公开课一开始,余洁老师便用一个环保卡通宣传片迅速抓住了孩子们的眼球,吸引小卫士们积极参与环境保护问答互动。
“环保公开课的形式从原来的小课堂、小教室挪到了大自然。我们在课程知识点设计的时候也经过深入思考,虽然课程中理论知识比较多,但在讲解中深入浅出,特别针对孩子们喜欢参与互动的特点,将比较难的东西用生动的图片、数据展示,听听孩子们对生活的认识,所以感受还挺好的。”余洁老师告诉记者。
建立环境教育导师库 不断加深青少年环境教育深度
浙江省第二届生态音乐节上的环保公开课是“浙江环保小卫士”俱乐部大型环境教育的初次尝试,未来还将推出更多的环境教育系列活动。
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余洁接受本网记者采访
从杭州师范大学的环境教育现状看,张杭君书记坦言:“我们最理想的环境教育是能真正起到为社会服务的作用。活动还是要从贴近生活的角度考虑,很多生活现象都可以做实验,形成与生活比较贴近的实验设想,使小朋友们的参与度更高一点。”
如何加深青少年环境教育的意义,余洁老师提出了她的想法:“为了环保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我认为可以建立一个环境教育发展的导师库,人员可以来自校园、党政机关、研发机构等,通过一年一年的导师积累,将环境教育做得更加长久。”在导师资源积累的过程中,不断丰富环境教育的形式,由浙江环保小卫士家庭代表、社区代表等分析自己的环保经验,让不同代表从不同角度进行分享,从点到面,从小范围到圈覆盖,不断加深青少年环境教育深度。
浙江省第二届生态音乐节已落下帷幕,首次大型环保互动公开课受到了浙江环保小卫士家庭的欢迎,高校环境教育专访告一段落。在高校环境教育讲师的建议下,未来浙江环保小卫士环境教育实践活动将进一步升级,本周日,第六季浙江环保小卫士高校实验室探秘正式开启,敬请期待!
媒体链接:http://epmap.zjol.com.cn/system/2017/10/18/021609716.shtml
地址: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慎园15号楼
邮编:311121
本科招生热线:0571-28865324
研究生招生热线:0571-28861205
学院联系电话:0571-28868882、28865333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慎园15号楼
邮编:311121 电话:0571-28865333
浙ICP备11056902号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技术支持:亿校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