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部门:
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党委和教育部门最新决策部署,统筹做好寒假假期和明年春季学期开学工作,毫不放松抓好今冬明春疫情防控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压实主体责任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学院、部门要加强领导,安排专人,完善本单位领导、排摸、网格管理和健康监测等机制,确保寒假防控工作落实到位。要强化值班值守、信息报送,落实零报告、日报告制度,发现情况第一时间按规定向学校报送信息。
(二)完善方案预案。各学院、部门要严格落实《高等学校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更新版)》,坚持人物同防、多病共防、重点盯防、全员预防,压实常态化防控主体责任,同时各学院要制定师生寒假管理、疫情防控等方案,落实落细“四早”要求,牢牢守住学校疫情防线。
(三)抓细抓实举措。严格抓实学校防控政策、措施和方案,落实寒假期间师生的健康信息、出行审核、行踪管理、健康打卡等工作,校外人员审批要严查健康码和14天行踪。
(四)加强监督检查。学校监督检查组要加强对各学院、部门疫情防控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学校防控措施、人员管控、风险控制落实到位。
二、加强寒假师生管理
(一)学生寒假留校。学生因考研复习、竞赛培训、科学研究和实习实践,或因疫情原因可申请寒假留校,各学院根据学生真实需求审批。对于家乡是疫情高中风险地区的学生原则上不返家。提倡外省学生尽量减少离校返乡。留校学生实行早中晚测量体温制度。
(二)外出报告制度。根据省防控办严格控制交通客流的要求,要严格落实请示报告制度,教职员工取消春节期间的非公务出境活动,师生非必要不跨省出行,避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城市。确需离开居住地的,须向学院报告。倡导教职员工寒假留浙过年。
(三)“一人一档”管理。各学院要按“一人一档”做好师生离校信息台帐,记录师生离校回家、离开居住地等基本信息。各学院部门要登记师生寒假居住地、旅行等信息,掌握寒假期间师生的行踪,对师生寒假期间健康实施跟踪管理、全过程闭环管控,做到师生底数清、情况明、行程可追踪。
(四)持续健康监测。各学院、部门通过每日健康打卡、测量体温、一人一档等措施,做好寒假期间师生的健康监测工作,即时掌握师生健康动态信息,根据需要随时可进行排摸,为新学期开学做好研判、健康审核。
三、科学安排寒假时间
(一)错峰放假离校。学生寒假开始时间为1月16日至20日,学生考试结束后尽快离校返家。学院要加强组织,引导学生有序、分批、错峰离校。
(二)指导学生返家。各学院要了解学生返家的时间、行程,指导学生做好途中个人保护,及时将学生返家信息告之家长。发放《致学生及家长一封信》,告知学生及家长寒假出行、防护等要求,要求家长配合督促学生落实好。
(三)关注心理健康。各学院部门要高度关注疫情给师生心理带来的影响,通过开设心理咨询热线、心理云课堂等新方式,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促进师生心理健康。
四、从严加强校园疫情防控
(一)严格管控校门。寒假期间校园和学生公寓相对封闭管理,师生进校要继续亮码、测温,留校学生实施进出校园申请制度。按“非必要不进入校园”原则,校外人员一般不进入校园,因特殊情况需进校由需求单位从严审批。
(二)严控聚集活动。寒假期间师生少聚集、不聚会、不聚餐、不组织或参加集体性团拜等新年活动,尽量不到人员聚集或密封的公共场所。校内开展50人及以上所有活动需分管或联系的校领导同意、并按规定上报审批,同时制定防疫和应急处置措施。暂停外来借用场所和开展活动。
(三)严防重点场所。教室、食堂、宿舍、实验室、图书馆等重点场所消毒与通风每天不少于2次。寒假期间就餐强化测温、双人同向、1米距离排队等措施。生活区、教学区等电梯停开1-3层。中央空调按需按规范开关、并做好定时开门窗通风。室外体育场所面向校内开放。
(四)严管重点人员。健全入境师生“提前知、提前控、全程知、全程控”管控机制,境外人员返校实施“14+7+7”健康管理措施。入住校内教师公寓的教师返境安排在学校隔离点进行“7+7”天居家观察和2次核酸检测。对国内疫情高风险地区所在城市来浙返浙人员需实行“7+7”健康管理措施、中风险地区所在城市来浙返浙人员需实行7天居家观察措施,并提供7天内有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对2020年12月19日起从国内疫情高风险地区所在城市来浙返浙人员均需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并督促核酸检测阴性者做好日常健康监测和个人防护,出现发热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并报告学校防控办公室。
(五)严查各类物资。关注进入校园的各类物资,特别是进口物资、冷链物资的检查和消毒工作,不进没有“溯源码”的冷链食品,不采购国外进口食材。加强对食堂冷链食品的集中监管、统一消毒检测机制,对采购进入校园的其他各类物资进行消毒,做到源头可控、全程可溯、有据可查、闭环管理。
(六)强化服务保障。各学院和部门要关心留校师生,落实专人负责,制定学习、活动等方案,丰富留校学生的学习生活,掌握师生的即时动态。后勤部门要为师生提供优质服务,严把校园食品卫生安全质量关、场所消毒关,确保留校师生员工住宿、就餐、购物和学习所需。
(七)强化应急预案。防控办公室要储备一定量的防疫物资,完善应急处置方案,落实相关责任人,做到高效运行、快速反应。卫生所要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安排医生值班和接送专车,随时按规范应急处置,规范管理隔离观察点运行。
(八)强化舆情管控。推进疫情、舆情、校情联判联动、综合管控,各单位和宣传部门要关注师生的舆情,及时研判舆情风险,加强引导,第一时间回应师生关切,确保稳定。
五、强化师生个人防疫教育
(一)往返途中防护。往返校途中要随身携带足量的口罩、速干手消毒剂等个人防护用品,全程佩戴好口罩,做好手卫生。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尽量减少与其他人员交流,避免聚集,与同乘者尽量保持距离。尽量避免直接触摸公共设施。主动配合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监测、防疫管理等措施,并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学院。
(二)必要外出防护。坚持非必要不外出,若特殊情况有外出需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尽量采取步行、骑行、私家车等方式出行。
(三)做好物资防护。师生对各类物资特别是进口物资、冷链物资,特别是进口冷链食品等做好消毒工作,避免直接接触。不购买没有“溯源码”的冷链食品,尽量少买甚至不买国外进口冷链食品。
(四)居家个人防护。保持室内通风换气,室内温度适宜时,尽量采取开窗通风方式。主动做好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建议早晚测量体温。养成戴口罩、1米线、勤洗手、少聚集、用公筷等个人良好卫生习惯,加强营养,科学饮食,适量运动,保障睡眠,保持良好心态,提高身体免疫力。储备体温计、口罩及消毒用品等防疫物资。
(五)配合当地防护。师生寒假期间要严格遵守当地疫情防控规定,配合相关机构做好排查、隔离观察、居家观察和核酸检测等防控工作。师生在自身保护提前下可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争当志愿者,为当地疫情防控作表率。
六、谋划春季开学准备工作
(一)分类分批分区返校。坚持分类分批原则,下学期安排学生返校时间为:2月28日2020级本科生和研究生返校;3月1日2019级本科生和研究生返校;3月2日2018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3月3日2016、2017年级本科生及其他类别学生。3月4日(周四)正式上课。实行分区域进校,开放东一门、东二门、南二门,学生根据居住区域就近进校。其他校区仅开放主校门。学生不得提前返校。
(二)严格审批师生返校
1.符合以下条件方可返校:
(1)返校前连续居家14天(不离开本人所在的市、县、区)内身体健康,无发热、干咳、乏力、咽痛、腹泻等症状,完成连续14天居家打卡,并持有“杭州健康码”绿码;
(2)返校前14天内未接触确诊/疑似病例或无症状感染人员;
(3)返校前14天内无疫情防控重点地区旅居经历,未密切接触疫情防控重点地区返乡人员:
(4)返校前14天内无国(境)外旅居史或未接触过国(境)外返回人员;
(5)同时满足上述1-4条件的,于返校前7天通过智慧校园APP如实填报《健康申报表》,并填写返校交通方式和时间等信息,学院根据每日健康打卡、健康码、一人一档等信息进行审批,经批准后方可返校。
2.下列情况,需要提供返校7天内的核酸检测证明
(1)14天内前往高、中风险地区的;
(2)来校返校途经高、中风险地区的。
3.下列情况返校,等待学院另行电话通知
(1)届时在高、中风险地区;
(2)届时杭州健康码依旧显示非绿码的;
(3)届时有发热、干咳等不适症状的。
4.留学生(在华境内的留学生除外),执行上级部门的工作要求。
(三)落实工作预案。疫情存在不确定性,教学部门要提前谋划下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优化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特别是学生实习实践课程。要制定线上教学工作预案,寒假前发放下学期教材,建议学生尽量带好必要的学习用品和材料,以备线上教学和远程辅导需要,做好不停教、不停学准备。学工部门要开展就业的指导、咨询,制定网上“云指导”、“云招聘”等预案,抓紧抓实学生的就业工作。
(四)做好开学准备工作。各单位要提前谋划好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按要求开展校园环境卫生大扫除、大整治、大消毒,开展校园安全大检查,对消防、食品安全、实验室及危险化学品、校车安全、水电、设施设备等重点部位全面检查与整改,营造安全、卫生、整洁的校园环境。完善疫情防控的提醒标识,储备合理防疫物资,落实应急处置方案和开学工作预案。
学校防控办公室
2021年1月11日
地址: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慎园15号楼
邮编:311121
本科招生热线:0571-28865324
研究生招生热线:0571-28861205
学院联系电话:0571-28868882、28865333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慎园15号楼
邮编:311121 电话:0571-28865333
浙ICP备11056902号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技术支持:亿校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