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
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广大教师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实践,进一步提升我院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助力课程思政和“四新”建设,充分发挥课程育人功能,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教学创新发展,提高产教协同育人成效,经研究,决定举办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2024年教师教学竞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竞赛类别
大赛分为三个主赛道,主要包括教师教学创新竞赛、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教师智慧教学竞赛。
(一)教师教学创新竞赛
主要考查教师教学成果方面的创新及推广,以及教师对先进教学理念、教学策略等的掌握和应用,重点关注教师如何通过教学改革提升教学创新能力,对于教学过程中的痛点问题进行有效解决。根据参赛课程性质共分为新工科、新文科、新农科、新医科、基础课程、课程思政、产教融合等7个分赛道。
新工科、新文科、新农科、新医科等分赛道,主要涵盖教师在“四新”领域的课程教学设计创新;基础课程分赛道,主要涵盖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基础课程等领域的课程教学设计创新;课程思政分赛道,重点关注教师如何将课程思政元素与课堂教学有机、深度融合,从而达到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育人目标;产教融合分赛道,重点考查教师如何聚焦教学实践中的真实问题,通过与行业企业协同办学、重构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设教学环境等解决教学问题。
(二)青年教师教学竞赛
主要考查青年教师(40周岁以下)的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业务水平(授课表现力),重点关注选取节段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根据参赛课程性质共分为文科(含思政)、理科、工科、医科等4个分赛道。
(三)教师智慧教学竞赛
主要考查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数字技术的掌握和应用,以及如何运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进行AIGC教学,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师生互动等,重点关注课程资源平台的建设以及AIGC应用。根据参赛课程性质共分为理工医科、人文社科、术科(含艺术、体育)等3个分赛道。
二、参赛对象
参赛教师需为我院在职或正式聘用的专任教师,鼓励正高级教师积极参赛,主讲教师近五年无教学事故,课堂教学效果良好,参赛依托课程应为本科生课程,具体要求如下:
(一)教师教学创新竞赛
教师以个人或团队形式报名,主讲教师近5年对所参赛的本科课程讲授2轮及以上。鼓励以跨学科团队形式组建参赛,团队成员包括1名主讲教师和不超过3名团队教师(产教融合分赛道教师团队至少包含1名从行业企业聘请的兼职教师,且深度参与教育教学时间2年及以上)。
(二)青年教师教学竞赛
教师以个人形式报名参赛,近2学年(2022—2024学年)应持续从事一线本科教学工作,年龄需在40周岁以下(出生日期应在1984年8月31日之后)。
(三)教师智慧教学竞赛
教师以个人形式报名,须主持建有参赛本科课程的相应智慧教学平台并应用1年及以上。
三、比赛安排
(一)参赛教师填写报名汇总表,9月29日前将报名汇总表(附件1)电子稿上交至教学科曹潇月钉钉,对应的大纲及报告、PPT等材料可于10月8日前上交。
1. 教师教学创新竞赛,需提交参赛课程的教学大纲1份,和教学创新成果报告1份(300字摘要+4000字正文)。其中,参加新工科、新文科、新农科、新医科、基础课程等5个分赛道的教师填写教学创新成果报告(附件2);参加课程思政分赛道的教师填写课程思政创新成果报告(附件3);参加产教融合赛道的教师填写产教融合创新成果报告(附件4)。
2. 青年教师教学竞赛,需提交参赛课程的教学大纲1份,和课堂教学设计报告2份(附件5),每份教学设计报告对应1学时课堂教学。
3. 教师智慧教学竞赛,需提交参赛课程的教学大纲1份,和智慧教学课程设计报告2份(附件6),每份课程设计报告对应1学时课堂教学。
4. 其他相关材料,包括有助于表明课堂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的材料。
5.所有参赛老师,请同时提交一份参赛PPT,内容以各赛道为主。
(二)10月11日上午9:00,慎园1号楼107教室进行汇报、模拟授课或说课环节。
1. 教师教学创新竞赛,结合教学创新成果报告(或课程思政创新成果报告、产教融合创新成果报告),进行教学设计创新现场汇报(15分钟/人),汇报结束后,由评审进行提问(5分钟/人)。
2. 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结合教学设计报告,选取节段进行现场无生模拟授课(20分钟/人),汇报结束后,由评审进行提问(5分钟/人)。
3. 教师智慧教学竞赛,结合智慧教学课程设计报告,进行现场说课汇报,介绍课程资源建设情况、AIGC应用情况或智慧教学平台应用情况(15分钟/人),汇报结束后,由评审进行提问(5分钟/人)。
四、其他事项
1.学院将根据竞赛评审情况,设置一、二、三等奖,获奖人员将代表学院参加校赛。
2.每位教师最多同时参加两个赛道的比赛。
3.参赛教师作品内容应保证思想导向正确,不存在思想性问题。参赛教师应遵纪守法,无违法违纪行为,不存在师德师风、学术不端等问题。参赛教师应保证材料的原创性,不得抄袭、剽窃他人作品,如产生侵权行为或涉及知识产权纠纷,由参赛教师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生科院教学科
2024年9月24日
地址: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慎园15号楼
邮编:311121
本科招生热线:0571-28865324
研究生招生热线:0571-28861205
学院联系电话:0571-28868882、28865333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慎园15号楼
邮编:311121 电话:0571-28865333
浙ICP备11056902号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技术支持:亿校云